专业的股票配资

你的位置:财盛证券 > 专业的股票配资 > 普惠配资_赢富通_沪深300股指期货_闪电配资

普惠配资_赢富通_沪深300股指期货_闪电配资

发布日期:2025-01-18 14:52    点击次数:193

普惠配资_赢富通_沪深300股指期货_闪电配资

土地市场降温,房企拿地策略如何调整?

元描述: 土地市场降温,房企拿地策略如何调整?本文深度解读百强房企拿地数据,揭示土地市场降温趋势,分析房企拿地策略调整方向,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决策参考。

引言:

四季度伊始,土地市场延续此前低迷态势,特别是三四线城市溢价率再度回落,成交量和价格均有所下滑,整体走势不容乐观。就房企拿地而言,百强房企新增拿地节奏进一步放缓,拿地销售比降至0.36,较9月末再降2个百分点。自8月以来,拿地销售比连续两个月下滑,10月更有近4成百强房企没有拿地,谨慎的情绪显而易见,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房企资金的窘境。

融资的约束令房企将工作重心放在销售方面:如标杆房企恒大、碧桂园在国庆期间的现象级促销活动带来了百亿级别的成交额。总体来看,多数企业投资仍会保持当前的谨慎情绪,中小型房企面临更严峻的资金压力,投资力度还将进一步收紧。当然,随着土地市场不断降温,未来3-4个月土地市场或将出现新一轮投资窗口期,对现金流能力较强的房企而言,逆周期拿地战略应当更加聚焦和理性。

土地市场降温明显,三四线溢价率持续走低

截止10月28日,全国300城土地成交总建面15446万平方米,环比分别下降17%和22%,平均楼板价也环比下滑20%至2004元/平方米。结合国家统计局数据来看,土地市场同样降温明显,1-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购置土地面积同比降幅达到20.2%,土地投资在量、价两方面的表现都持续低迷。

市场整体下行的情况下,不同能级城市间分化愈加明显,一二线城市平均溢价率不降反升,而三四线城市溢价率则进一步走低,跌破10%。由此来看,市场越是冷淡,优质城市的优质地块对房企的吸引力越大。

销售十强货值占比近41%,百强拿地销售比下滑至0.36

截止至2019年10月末,销售百强房企的新增货值达7.9万亿,相比9月末上涨9%,新增货值百强门槛较上月仅提高5亿左右,说明百强本月拿地进一步放缓。

本月新增货值千亿阵营达到25家,其中12家企业新增货值已经突破2000亿。此外,本月3强阵营有所变化,绿洲以62亿的微弱优势超越融创,进入新增货值TOP3。

货值集中度仍然高度集中,但较1-9月有小幅下滑。销售TOP10房企新增货值占41%,较上月下降4个百分点,20强房企的新增货值占比则达到61%,较上月微降2个百分点;结合销售集中度来看,操盘金额TOP11-20队伍的房企新增货值占比高于操盘金额占比,未来仍会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。

拿地销售比来看,除了第二队伍以外,其他各队伍的拿地销售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,整体拿地情绪更加谨慎。相比之下,第二队伍的企业仍坚持0.44的拿地销售比,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的“野心”明显。

近4成百强房企10月未拿地,龙头企业投资大幅放缓

进入四季度,百强房企投资意愿进一步减少,一方面是对未来市场走势的不乐观,促销售仍然是首要任务;另一方面融资收紧对企业拓投的负面效应在持续扩大。

具体而言,财盛证券10月份有近4成百强房企没有拿储,不乏新城、阳光城、雅居乐等规模房企,当然这些企业本身土储较为富余,适当放缓投资节奏来匹配当前市场变化,不会对未来的业绩产生冲击。

从10月操盘金额TOP50房企表现来看,谨慎的投资情绪表现更加明显。仅招商、滨江单月拿地销售比高于50强平均,大多数企业拿地销售比不仅低于行业平均,且单月拿地金额较前十月平均下滑幅度较大。其中恒大、碧桂园、融创、万科等单月拿地销售比十强中最低,均不足0.1,而龙湖、华润等此前拿地相对活跃的房企也在10月放缓投资步伐。这些行业标杆以及单月业绩仍然较高的房企及时踩下“刹车”,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投资趋谨慎的大格局。

不过值得注意的是,即使节奏放缓是大势所趋,但央企凭借自身贯穿周期的资金实力和低融资成本,仍然在单月拿地金额上排在靠前位置,例如招商、中海等单月拿地金额超过80亿元。

回归二线战略进入渠道期,拿地继续聚集中西部

1-10月百强房企拿地能级格局也进入相对稳定状态,一线城市占比稳定在4%,二线和三四线占比分别为45%和51%,较上月无明显变化,企业聚焦高能级战略在一定程度上也进入了渠道期。

而结合投资区域的分布来看,中西部、长三角仍然是两大投资重点区域,特别是中西部的省会城市仍有较多优质地块出让,未来发展潜力较大,吸引了很多房企投资。

细化到城市来看,二线城市中重庆、昆明、武汉形成了房企拿地的“鼎足之势”,房企扎堆于这3个城市拿地,例如武汉本月成交了坐落光谷片区、花山片区的3宗宅地,佳兆业、金地、正荣等纷纷落子;成交量较高的三四线城市仍然主要来自长三角和珠三角,环渤海区域中廊坊、唐山本月也进入百强拿地三四线城市TOP10。

四季度坚持审慎投资情绪,中小房企面临严峻考验

随着地价、溢价率持续回落,武汉、南京等重点城市加快供给,未来3-4个月土地市场或将出现新一轮投资窗口期,对现金流能力较强的房企而言,逆周期拿地战略应当更加聚焦和理性。当然,今年融资难度较去年而言明显加大,限制了部分房企的购买力,在这样的环境下央企、国企等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机会更大,中小房企则面临严峻考验。

总体来看,年底将近,预计大多数房企审慎的投资情绪不会产生改变,接下来的两个月房企拿地还将坚持现有节奏和策略。进入四季度,房企营销力度加大、降价促销等,均反映了当前房企首要任务仍然是“促销售、抓回款、稳现金流”。因此,投资上,警惕盲目扩张,以已进驻城市为主,同时重视二线城市结构性机会。资金能力较差的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拿地、小股操盘等方式另辟蹊径。

常见问题解答:

  1. 土地市场降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?

土地市场降温的主要原因包括宏观经济增速放缓、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收紧、房企资金链紧张等。

  1. 百强房企拿地策略调整的主要方向是什么?

百强房企拿地策略调整的主要方向是更加注重资金安全和风险控制,降低拿地节奏,并将投资重点转向一二线城市和中西部地区。

  1. 中小房企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该如何应对?

中小房企需要更加注重资金管理,控制拿地规模,并通过多元化拿地、小股操盘等方式降低风险。

  1. 未来3-4个月土地市场走势如何?

未来3-4个月土地市场或将出现新一轮投资窗口期,但投资策略需更加谨慎,并注重选择优质地块。

  1. 当前房企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?

当前房企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融资难、资金链紧张以及市场竞争加剧。

  1. 投资者该如何看待当前的土地市场?

投资者需要理性看待当前的土地市场,并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资金实力进行投资决策。

结论:

土地市场降温已成趋势,房企拿地策略需要及时调整。百强房企将继续保持谨慎投资态度,并更加注重资金安全和风险控制。中小房企则需要更加注重资金管理,控制拿地规模,并通过多元化拿地、小股操盘等方式降低风险。未来3-4个月土地市场或将出现新一轮投资窗口期,但投资策略需更加谨慎,并注重选择优质地块。投资者需要理性看待当前的土地市场,并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资金实力进行投资决策。